close

腦波分析人身上都有磁場,但人思考的時候,磁場會發生改變,形成一種生物電流通過磁場,而形成的東西,我就把它定位為“腦波”,通過能量守恆,我們思考的約用力,形成的電波也就越強,於是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大量的腦力勞動會導致比體力勞動更大的飢餓感。

腦波檢查發現生物電現像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之一,各種生物均有電活動的表現,大如鯨魚,小到細菌,都有或強或弱的生物電。其實,英文細胞(cell)一詞也有電池的含義,無數的細胞就相當於一節節微型的小電池,是生物電的源泉。

腦波的產生原理與用途(上)

人體也同樣廣泛地存在著生物電現象,因為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都是由細胞組成的。對腦來說,腦細胞就是腦內一個個“微小的發電站”。

我們的腦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腦電波。早在1857年,英國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學工作者卡通(R.Caton)在 兔腦和猴腦上記錄到了腦電活動,並發表了“腦灰質電現象的研究”論文,但當時並沒有引起重視。十五年後,貝克(A.Beck)再一次發表腦電波的論文,才 掀起研究腦電現象的熱潮,直至1924年德國的精神病學家貝格爾(H.Berger)才真正地記錄到了人腦的腦電波,從此誕生了人的腦電圖。

這是一些自發的有節律的神經電活動,其頻率變動範圍在每秒1-30次之間,可劃分為四個波段,即δ(1-3Hz)、θ(4-7Hz)、α( 8-13Hz)、β(14-30Hz)。

δ波,頻率為每秒1-3次,當人在嬰儿期或智力發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極度疲勞和昏睡狀態下,可出現這種波段。

θ波,頻率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願受到挫折和抑鬱時以及精神病患者這種波極為顯著。但此波為少年(10-17歲)的腦電圖中的主要成分。

歡迎前往揚愛商城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appygo99?ref=bookmark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腦波分析 腦波檢查 腦波
    全站熱搜

    一起來快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