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照護地點為依據,老年人長期照護模式主要分為家庭照護、居家照護、社區照護和機構照護。
家 庭照護。即通過家庭成員、親屬、鄰里的照護和支持,滿足老年人生活和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這種照護模式可以體現代際傳遞和均衡互惠的原則,具有簡便、靈 活、低成本、高效率、易接受的特點。但現代家庭規模的小型化已經削弱了家庭養老的功能,且由於這種照護方式缺乏社會性,不能有效吸納社會資源, 存在簡單、粗放、負擔重、水平低的缺陷,使其不能完全適應現代老年人的照護需求。
居 家照護。即將社會化的服務直接送至需要照護的老年人家中。它與家庭照護模式的本質區別在於,其可以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實現照護的社會化。居家照護的供給者 不僅僅局限於家庭照護中的非正式照護者,而且還包括醫療、保健、家政等專業性照護者,使老年人不必離開住所就可接受專業化的家事管理上門服務,是家庭照護和社會照護的結合體。將居家照護作為基礎性照護加以推廣發展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共識。
社 區照護。即以社區為依托,通過社區設立的老年服務中心及服務網絡,將社會化的醫療保健、家政服務等專業性系列服務輸入老年人居住的社區。由於現代社區老年 人居住相對集中,服務遞送直接,可以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因而照護質量較高。社區照護相較於居家照護具有多樣化特點,包括日間照護、全托照護、 喘息照護、信息諮詢服務等方式。但不足的是,社區照護的服務對象居住較為分散,服務的時間和交通成本等各單項服務綜合的費用較高。
機 構照護。即老年人在專門機構得到專業化全天候住院式的照護。其內容主要有醫療、護理、康復、個人與生活起居照護等,是一種替代性的照護模式。機構照護有著 明確的針對性,是目前幾種照護模式中專業化水平較高、耗費資金較多、服務質量較好的照護模式。其不足之處在於,機構照護缺乏家庭氛圍和歸屬感。從我國照護 選擇動機來看,一般老年人的子女不會把機構照護作為首選,但在身體、經濟、心理、社會的重重壓力下,進入機構照護是不得已的選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