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能力,是指一個人覺察和表達自己情緒、感受、識別他人情緒,並依據某一目標,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和能力。作為父母,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僅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親子溝通的保證,更是父母主宰自己人生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課題一:左右我們情緒的,究竟是孩子的行為,還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看法和評價,甚至僅僅是我們當時的心情?
提升自己的管理情緒能力要明白情緒的來源。很多父母會把自己的壞情緒歸咎於年幼的孩子,可如果真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左右我們的情緒,那麼為什麼你面對同一種行為,卻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孩子很頑皮、淘氣,心情好時你會覺得是活潑可愛,但心情不好時卻覺得煩人、討厭,有沒有?而不同的父母對孩子的同一種行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你認為聽話是好孩子,所以不聽話你就會生氣,而我認為獨立思考才是好孩子的必備品質,聽話不是,所以孩子質疑我時, 我不僅不生氣,還會欣喜孩子的成長和獨立。
真正左右我們情緒的,其實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認知、看法和評價,有時甚至僅僅是我們的心情。
不想讓自己有情緒障礙,父母首先要做自己的情緒主人。當我們懂得了每個人都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就不會再用“你真讓我生氣”,“你真讓我失望”之類的話批評孩子,因為這句話的潛台詞是說:“孩子,別看你只有3歲,但你要對30的媽媽情緒負責。”一個真正能負起自己負責的父母,會把自己當成情緒的主詞:“我覺得很生氣”,“我有些失望” 。
課題二: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不是否定和壓制自己的情緒,而是尋找適合自己又不傷害孩子的緩解方式。
對情緒管理,從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有對錯的是表達情緒的方式,所以說,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不是壓製或否定自己的情緒,那樣不僅無益於自己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產生的情緒壓力,還會以極端的方式釋放,對家人也是一種災難。
所以,無論我們產生了何種情緒,正面的或負面的,都選擇去正視、關注和體驗它,從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問題,把能量用於尋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上,而不是消耗在否定、壓抑中。
接納自己的情緒後,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而又不傷害孩子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不把孩子作為發洩自己情緒的工具的表達方式。那麼,父母都有哪些情緒釋放和表達方式呢?只要確保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的大原則,如何表達是我們自己的自由和權利。比如:學著擁抱情緒,想哭的時候就讓自己哭會兒;找朋友傾訴;運動、閱讀、唱歌、畫畫等等。【繼續閱讀】
身心靈 音樂試聽 潛能開發 健康食品 成長課程 購物網 揚愛身心靈第一品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