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許多科目的學習都是以記憶為主的,尤其是中小學生,幾乎每天都要運用自己的記憶力來記住大量的知識,而專注力是記憶的基礎。

      如果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孩子們每天都運用記憶力,那麼,記憶力應當是越來越好才對。就像鋼琴或跳舞,如果每天都花許多時間來練習的話,鋼琴水平或者跳舞水平肯定會越來越高。

      然而奇怪的是,多數孩子隨著年齡長大,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不如以前,尤其到了高中或者大學之後,會更明顯。

集中專注力的用腦記憶與不用腦的記憶

      為什麼天天都在用,記憶力卻反而會下降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在記憶的時候,是不用腦的。

      看起來是每天都在記憶,但卻沒有認真去記,記憶力自然就得不到鍛煉。就像做廣播體操,每次做都不認真,就算做一輩子,也做不好。所以提升專注力就是提升記憶力

      人的大腦中多種有效的記憶方式,但大部分人卻偏愛其中最不費腦子、最不需要用腦的那種——就是“聲音記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死記硬背” )。

      例如要記《道德經》第二章裡的這段文字:“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文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對於這句話,大部分人都是從前到後反复地讀,在讀的過程中,只有嘴巴動一動(默讀的時候甚至連嘴巴都不必動),腦子基本上是不動的。然 而,我們的大腦其實是閒不住的,既然你不主動去用它,它就會溜號,會胡思亂想。久而久之,大部分學生就養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一遇到要記憶的內容,就 是機械地朗讀或者默讀,而大腦則去想其它事情了。

      這就是不用腦的記憶。

      在這種不用腦的記憶習慣中,即使你讀了很多年,嘗試著去記了很多的課文和單詞,但是,由於大腦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反而養成了在記憶的時候胡思亂想的習慣,那麼,記憶力自然就會不斷下降了。

      而少部分懂得專注力訓練用腦來記憶的學生,他們在進行記憶的時候,雖然也在朗讀或者默讀,但他們懂得調動大腦的活力,讓大腦時刻圍繞著記憶材料來運轉。

      同樣是上面那段文字,訓練專注力的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大腦也會展開各種相關的思考或者想像。

      例如,他們可能會邊讀邊思考:“有無相生”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母雞生下雞蛋、雞蛋又孵出小雞? “難易相成”是不是一份試卷裡既有 難的題目又有容易的題目? ——雖然他們思考的、理解的未必正確,但畢竟他們的大腦一直都圍繞著這些內容在運轉,因此,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都會得到 充分鍛煉。

      如果他們還懂得一些圖像記憶方法,還有可能會進一步展開聯想:“長短”可以想到金箍棒可長可短,“高下”可以想到一個高個子和一個矮個子,音文可以想到一首音樂和對應的樂譜……諸如此類。

      這就是用腦的記憶。

      人的記憶方式有很多種,例如聲音記憶、理解記憶、邏輯記憶、圖像記憶、視覺記憶等等。

      如果你在記憶的時候,懂得靈活運用大腦,把各種記憶方式(尤其是圖像記憶)都調動起來,讓大腦始終圍繞著記憶材料來運轉,那麼,你記憶的東西越多,你的記憶力得到的鍛煉就越多,記憶力自然就會越來越強大。

      反過來,如果你在記憶的時候,因為懶得用腦,而僅僅依賴最輕鬆、最容易走神的聲音記憶,那麼,你的記憶力就不僅得不到鍛煉,反而會因為養成了走神的習慣而導致專注力、記憶力、理解能力等大幅下降。

      大腦就像一台機器,越用會越靈活,如果長期不用,是會生鏽的。【繼續閱讀】

歡迎前往揚愛商城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appygo99?ref=bookmarks

arrow
arrow

    一起來快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