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比爾蓋茨在接受BBC採訪時曾表示:“人機互動模式在未來5年內將會有很大改觀”,他預言電腦的鍵盤和鼠標將會在未來逐步會被更為自然、更具有直覺性的手段代替。蓋茨的預言在大眾消費市場上被蘋果率先實現。這兩年,腦波控制技術這種聽起來頗像“特異功能”的人機交互方式開始悄悄冒頭,或許有一天你根本不必通過語言對機器發出指令,而只需要不動聲色地在頭腦中想一想,便可達成相關任務。
讀懂腦波解碼不是夢
這種聽起來十分玄妙的腦波控制技術,說白了其實並不深奧。 19世紀末,德國生物學家漢斯伯格觀察到電鰻自體會產生電流,這個現象啟發了他,覺得人體也必然有類似現象發生,從而發現了人腦中微弱的電流。而腦波的生理電位通常十分微弱,大約在5~30uV左右,屬於0.5~60Hz的交流信號。此外,腦電會隨著人的不同情緒與身心狀態而改變,並且只有在人腦死亡後才會停止,所以通過獲取腦電信號並加以腦波解碼分析,就能夠獲得一系列信息。人的大腦是由數以萬計的針尖大小的神經交錯構成的,神經相互作用時,腦電波模式就釋放出這些神經元之間透露的思維信息。不同的神經活動會產生不同的腦波模式,不同的腦波模式會發出不同頻率的腦電波,從而表現為不同的大腦狀態。
而人腦平均每天產生7萬個想法,每一次神經活動時都會產生輕微的放電,放出的電通過腦電波技術(醫學上稱為腦電圖)就可以測量得到。不過,單個神經產生的腦電很難隔著頭皮測量。因此,對情緒狀態的判斷是根據許多神經共同放電產生的集體神經活動得來。最終,通過聲光能量等特定算法技術就能把這些具體情緒狀態解讀出來。當然,目前技術的水平還停留在讀懂龐大信息流中情緒狀態的層面,比如喜歡、不喜歡、專注等狀態。經過一個世紀的實驗,神經系統科學領域的專家們已經定義了大腦中控制具體活動的部位,比如人大腦前額處的皮質能夠產生更高級的思維,人的情緒、精神狀態及專注狀態都受這個區域的控制,這個區域被稱為大腦的FP1區域。正是因為大腦可以隨狀態而波動,並已被確定為集中在FP1區域,才使得人們對腦波的開發和運用不僅僅局限在醫療領域,通過聲光音療愈把意念控制機器的可能性變成現實,讓人們在娛樂、教育、健康等領域感受腦波的神奇和能量。 【更多分享】
留言列表